引導創新 / 服務國家戰略
中國設計紅星獎作為北京市科委支持的專業設計獎項,于2006年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、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《新經濟導刊》雜志社共同發起創立。紅星獎自創立起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,秉持“公平、公正、公益、高水平、國際化”的辦獎原則,成為目前國內最權威、影響力最大、參評數量最多的設計獎項,被中央電視臺譽為“中國唯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設計獎”。
創辦以來,紅星獎征集到33個國家7267家企業的58841件產品參評,國內參評地域涵蓋全部34個省、市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。參評企業包括德國奧迪、瑞典沃爾沃、韓國三星、美國戴爾、中車、商飛、聯想等數千家中外企業。參評產品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、節能環保、新材料、先進制造、虛擬現實、無人駕駛等高精尖技術的產品積極參評。
創立至今,共邀請到來自近20個國家的200位設計、科技、經濟、傳媒等各領域專家擔任評委,結合世界著名設計獎項和中國國情制定評審標準;遵循嚴格的評審程序。紅星獎與德國紅點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并與澳大利亞國際設計獎和韓國好設計獎達成標準互認,成為被國際設計界所認可的中國設計標準。
12年來,紅星獎在法國巴黎、意大利米蘭、肯尼亞內羅畢以及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36個城市舉辦162場巡展,觀眾超過330萬人次。中央媒體、行業媒體廣泛關注紅星獎。中央電視臺、人民日報、新華社、科技日報、北京日報等重量級媒體對紅星獎做出大篇幅報道,企業自身也在獲獎后大幅宣傳。
紅星獎與阿里巴巴、京東、視覺中國、蘇州圖書館等電商、傳媒、文化、科技、金融等領域的伙伴開展合作。以市場為導向,深入挖掘用戶需求,建立全產業鏈服務企業。
紅星獎為了更好的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,中國設計紅星獎來到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、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、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、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河北省,探討設計產業協同創新發展。
河北省,簡稱“冀”,因位于黃河以北而得名。地處華北平原,東臨渤海、內環京津,西為太行山,北為燕山,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。河北下轄石家莊、唐山、秦皇島、邯鄲、邢臺、保定、張家口、承德、滄州、廊坊、衡水等11個地級市,省會為石家莊。全省常住總人口7519.52萬(2017年),總面積18.88萬平方千米,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、山地、丘陵、盆地、平原、草原和海濱的省份,屬溫帶季風氣候。
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,早在五千多年前,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黃帝、炎帝和蚩尤就在河北由征戰到融合,開創了中華文明史。春秋戰國時期河北地屬燕國和趙國,故有“燕趙大地”之稱,漢代屬幽州、冀州。唐代為河北道,宋代為河北路,元代為中書省。明清屬直隸省。解放戰爭時期,河北西柏坡為中共中央臨時所在地。
走進美麗的:
河北科技大學(新校區講堂群教學樓301室)
河北科技大學是河北省重點建設的多科性骨干大學,1996年由河北輕化工學院、河北機電學院和河北省紡織職工大學合并組建,2002年河北紡織工業學校并入。學校堅持區域性、應用型、國際化的辦學特色定位,緊緊圍繞“致力于人的全面發展,服務于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”的辦學宗旨,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、“一帶一路”和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,堅持大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大力加強學科建設,大力推動開放辦學,實現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。2007年以“優秀”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,2011年成功入選教育部第二批“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”高校。2013年被列為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省屬重點高校,2016年入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。
以開放式發展為路徑,提升學校國際化水平。與23個國家的102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實質性合作?,F有3個本科和1個碩士研究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,在招生規模、項目數量和層次上都位居河北省首位。開設了7個全英語授課本科、碩士專業,招收來自20余個國家的留學生。河北省首家韓國世宗學堂落戶我校。成功申報多項國家級、省級引智項目,2016年學校被評為河北省引智示范基地。
目前,學校圍繞建設特色鮮明的全國一流大學的目標,全校師生秉承“興業盡責”的校訓,砥礪前行,到“十三五”末,力爭學校自我發展力、綜合競爭力和對外影響力顯著增強,構建起現代大學制度,形成鮮明辦學特色,成為區域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、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質量社會服務、文化傳承與創新、國際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基地,為建設全國一流大學奠定堅實基礎,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!
歡迎
河北省有意愿參評企業;
河北省各高校學生和老師;
河北省設計機構和設計師。
參加
讓紅星獎的設計之力
助力京津冀地區設計產業協同發展!
簡盟工業設計:
產品設計,外觀設計,結構設計,儀器產品設計,智能產品設計,醫療器械產品設計,北京設計公司,北京模型設計,新產品設計,儀器設備產品設計,三防產品設計,鈑金產品設計,塑料產品設計,AI人工智能產品設計,新風空凈產品設計